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数学系获得数学博士。比勒菲尔德大学“分析复杂生物资料”研究所博士后。在瑞典马普萨拉林奈大学分析复杂生物资料学科研究中心和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进行了大量的生物数学研究。2005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Grunewald教授主要研究组合学在系统发生学中的应用。其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可以用在对大型基因组/健康组学大数据的分析中,找到具有生物学和医学意义的重要内在联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及美国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及策略学博士学位。历任Center for Health Industry Market Economics研究助理,波士顿Charles River Associates (CRA)的资深分析师,商业顾问。CRA是全球顶级商业资讯机构,为全球法律、产业、会计和政府部门提供经济、金融和管理方面的资讯顾问服务。2010年成为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临床助理教授,2014年获得终身教授任职。
获生物医学硕士之后进入工业界进行了心脏病治疗仪器的研发,之后在博洛尼亚大学获得计算生物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访问研究后,进入意大利Telethon遗传药物研究中心进行基因网络的研究。曾任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所研究员,现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授及Christine教授致力与用大数据组学方法研究子免疫疾病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并用系统生物学手段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包括中医疗法对免疫系统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获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硕士,以及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开创并任南京海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国内中小型医药企业提供药物开发,临床研究,以及新药研究/生产批件的申报进行专业咨询和指导。其后在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进行了为期3年的学术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药物基因组学。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及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课题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群体在药物代谢/转运酶的基因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对各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影响,为安全性用药提供基因层面的参考。
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生大学和著名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中心进行了多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其长年研究的主攻方向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在肥胖、高血压和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张果教授在肥胖机理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其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顶尖的科研杂志上,包括Nature (自然)、Cell(细胞)、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和Neuron(神经元)等。研究水平在国内屈指可数。现在正在开展基于大型健康队列寻找代谢相关新基因的工作。对这些新基因的功能性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治疗肥胖及综合征的药物。